大卫·林奇个人资料,影视作品大全-三米影视
排行榜
观看记录

关闭清空全部播放记录

    后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|免费注册
    您所在的位置:
    大卫·林奇

    大卫·林奇

    手机扫一扫轻松观看

    大卫·林奇介绍

    星座:摩羯座

    血型:不详

    身高:不详

    生日:1946-1-20

    地区: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

    简介:大卫·林奇(DavidLynch)1946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,导演、编剧、制作人、演员、摄影师、漫画家、作曲家。1967年,他还是一名学生,在那时他执导了第一部短片《六个苍白的人影》,开始对影片产生了兴趣,之后又陆续执导多部短片,1977年执导他人生中第一部长片《橡皮头》。1980年他执导并编剧电影《象人》,这也是他第一部主流影片,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的第二年,林奇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给予的最佳导演、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。1984年导演电影《沙丘》。1990年间执导爱情剧集《双峰》,他在其中担任导演、编剧、制作人、演员多种职务。1997年执导并编剧恐怖片《妖夜慌踪》。1999年导演传记片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林奇凭借此片先后获得了第52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和第12届欧洲电影奖的环球银幕奖。2001年执导编剧悬疑片《穆赫兰道》。2006年执导并编剧悬疑片《内陆帝国》。2010年参演电影《2012:改变时刻》。

    大卫·林奇详细资料
    • 中文名:大卫·林奇
    • 别名:不详
    • 外文名:David Lynch
    • 身高:不详
    • 体重:不详
    • 国籍:美国
    • 民族:不详
    • 星座:摩羯座
    • 血型:不详
    • 出生日期:1946-1-20
    • 出生地:美国蒙大拿州密苏拉
    • 职业:导演,编剧,制作人,演员
    • 毕业院校:不详
    • 经纪公司:不详
    • 代表作品;

    人物经历

    1946年1月20日大卫·林奇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米苏拉。长大后林奇成为“鹰级童子军”中的一员,并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客串过领座员。儿时的林奇志向是做一个书画刻印艺术家,1963年进入了华盛顿特区的科科伦艺术学院,师从于表现派画家奥斯卡·科科施卡,并曾赴欧洲进行短期的留学。1966年初,他回到了费城,进入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就读,并开始尝试制作影片。
    林奇在费城生活在社会底层,接触了市民生活中的阴暗面,所遇见的暴力和腐败对他日后的创造产生了深远影响。1967年从他学生时期的第一部短片《六个苍白的人影》开始,他就致力于表现日常生活中人性贪婪的一面。1968年,他制作的一部16分钟彩色短片《字母》获得了美国电影协会的奖学金,但是他不久就离开了电影界,继续专注于他的美术学业。直到1970年他才推出了另一部短片《祖母》,这一年林奇进入美国电影学会研读电影研究,为他的电影理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。1974年林奇自编自导自演短片《被截肢者》。
    1977年林奇根据自己动荡的生活以及费城贫民区生活给他的启发,创作了荒诞恐怖片《橡皮头》,他从一个父亲的角度,以现实主义的手法,表现出了他对社会黑暗面的恐惧和焦虑,因人手不足他还担任了该片的制作人、剪辑师、配乐、艺术指导、美术设计等工作,这是林奇执导的第一部长片,该片散漫地拍摄了5年并且一度被认为是怪异和难以理解的,但这部电影上映后成为了他的开山之作。
    1980年他自编自导剧情传记片《象人》,这也是他第一部主流影片,这部影片在美国上映的第二年,林奇获得了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给予的最佳导演、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和第38届美国金球奖的最佳导演提名。1982年间他获得了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和第7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影片。1984年执导并编剧科幻动作片《沙丘》,同时他在其中饰演一位工人。1985年电影《沙丘》被第12届土星奖提名为最佳科幻电影,这部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少许成功。
    1990年间参与了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的工作,先是奇幻爱情剧集《双峰》,他在其中担任导演、编剧、制作人多种职务,并在其中饰演联邦调查局工作人员;后是执导并编剧爱情喜剧片《我心狂野》,第43届戛纳电影节于5月10日在法国举行,林奇凭借影片《我心狂野》获得了金棕榈奖,而第42届艾美奖于9月15日在美国举行,林奇凭借他执导的电视剧《双峰》获得了剧情类剧集最佳导演和剧情类剧集最佳编剧两项提名。
    1992为奇幻恐怖片《双峰:与火同行》执导并编剧并在同年获得了第45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。1993年林奇再次凭借电影《双峰:与火同行》获奖,与该片的另一位编剧罗伯特·恩格斯各自获得了第19届土星奖最佳编剧提名。1997年执导、编剧并参演恐怖片《妖夜慌踪》,这是大卫·林奇一个新的起点,林奇以华丽、阴郁、诡异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著称,将充满恐怖的梦魇转换为怪癖荒谬的超现实场景。
    1999年导演传记片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,这是一部以自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,林奇一改其诡异的风格,以朴实内敛的手法,叙说了一个简单动人的小故事,林奇凭借此片先后获得了第52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提名和第12届欧洲电影奖的环球银幕奖。2001年执导编剧悬疑片《穆赫兰道》,其剧情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,但它的主题却异常清晰,该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,摄影、美工、音乐等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,《穆赫兰道》就这样成为林奇的代表作之一,林奇获得了第54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。
    2002年又连续执导了三部短片,分别是《黑暗的房间》《兔子》《哑巴乐园》。2006年执导并编剧悬疑片《内陆帝国》,但林奇在开始计划这部电影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写任何剧本,他是在拍摄每一段场景之前都是临阵磨枪写完的,所以这部影片并不怎么成功,大卫凭此片仅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未来数字电影奖。2007年与多位导演联合执导为纪念戛纳电影节60年的电影《每人一部电影》。2010年参演电影《2012:改变时刻》。

    获奖记录

    奥斯卡金像奖
    ▪2002第74届最佳导演《穆赫兰道》(提名)
    ▪1987第59届最佳导演(提名)
    ▪1981第53届最佳改编剧本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▪1981第53届最佳导演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戛纳电影节
    ▪2001第54届最佳导演奖《穆赫兰道》(获奖)
    ▪2001第54届金棕榈奖《穆赫兰道》(提名)
    ▪1999第52届金棕榈奖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(提名)
    ▪1992第45届金棕榈奖《双峰:与火同行》(提名)
    ▪1990第43届金棕榈奖《我心狂野》(获奖)
    威尼斯电影节
    ▪2006第63届终身成就金狮奖(获奖)
    ▪2006第63届未来数字电影奖《内陆帝国》(获奖)
    艾美奖
    ▪1990第42届剧情类剧集最佳编剧《双峰》(提名)
    ▪1990第42届剧情类剧集最佳导演《双峰》(提名)
    ▪1990第42届其他和技术类奖项《双峰》(提名)
    ▪1990第42届剧情类最佳剧集《双峰》(提名)
    美国金球奖
    ▪2002第59届电影类最佳编剧《穆赫兰道》(提名)
    ▪2002第59届电影类最佳导演《穆赫兰道》(提名)
    ▪1987第44届电影类最佳编剧(提名)
    ▪1981第38届最佳导演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欧洲电影奖
    ▪1990第12届环球银幕奖《史崔特先生的故事》(获奖)
    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
    ▪1981第34届电影类最佳导演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▪1981第34届电影类最佳剧本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日本电影学院奖
    ▪1982第5届最佳外语片《象人》(提名)
    法国凯撒奖
    ▪2002第27届最佳外国电影《穆赫兰道》(获奖)
    ▪1982第7届最佳外国电影《象人》(获奖)
    土星奖
    ▪2002第28届最佳编剧《双峰:与火同行》(提名)
    ▪1993第19届终身事业奖(获奖)
    ▪1993第19届最佳导演《穆赫兰道》(提名)

    人物评价

    大卫·林奇是当代美国电影界的一个多面,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,在银幕上无情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黑暗和极端暴力的一面,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。(凤凰网评)
    大卫·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,他的影片以华丽、阴郁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。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,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,展示出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症候。其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,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,前卫奇异、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象,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。林奇尤为擅长于充分利用类型电影的元素,将电影拆解成碎片再予以寓言风格化的混合重构,在游戏般的创作过程中显示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品格。(搜狐网评)
   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
    三米影视